English

香港歷史系列. III

顯示第 1-8 筆資料 (共 8 筆)

1. 製作歷程

2015-07-10

請於圖書館3/F媒體資料存取

"除了文獻、文物之外,建築物也是具體的歷史見證。古蹟保育,在近年備受關注,同時亦引發出「保育與經濟發展相對立」的爭議。在第三輯《香港歷史系列》的製作特輯裡,將請來香港大學建築系建築文物保護課程主任李浩然博士,交代歷史建築的保育如何提昇人民素質,並為社會帶來經濟效益。"--RTHK網頁. "這一輯的《香港歷史系列》從民生出發,打開歷史的大門,主題由早年的報業、航運狀況,到本地醫療、法制、公共交...

2. 香港保衛戰

2015-07-17

請於圖書館3/F媒體資料存取

"1945年12月8日清晨,日軍空襲啟德機場,開始了歷時十八天的香港保衛戰。日佔時期是一次慘痛經歷,卻同時成為了港英政府管治方式的分水嶺,令戰後香港出現新局面。"--RTHK網頁. "早在二十世紀初,英國已經預料到香港會成為日本的下一個侵佔日標。但因為英國的幅員太大,又剛經歷大戰,因此財政緊絀,沒有能力投放太多資源在香港的軍事工作上,但港府還是一直有為戰事作準備,包括興建防空洞、作防空演習、...

3. 醫療與管治

2015-07-24

請於圖書館3/F媒體資料存取

"香港開埠之初,公共環境惡劣,英國軍人死亡率高,初時只有醫療船提供醫療服務。到1843年雖有傳導會醫院及海員醫院,但主要是為西人服務。1848年首間政府醫院-國家醫院成立,但由於華人不信任西醫,加上收費昂貴以及溝通問題,只有少數華人求診,華人普遍以中醫方法治病。"--RTHK網頁. "早期的殖民地政府以香港為貿易港,其管治態度是只要不妨礙管治,殖民者是不會干涉華人生活,因此亦沒有主動為華人提...

4. 香港報業

2015-07-31

請於圖書館3/F媒體資料存取

"香港的特殊政治環境,有着西方的言論自由,出版自由,又與中國關係密切,而且,有溝通中外的優越地理位置。英國統治期間,為滿清政府力量所不及,因而成為革命黨早期活動的重要基地。"--RTHK網頁. "《中國日報》是香港第一份革命報紙,由孫中山及陳少白創辦。1896年,孫中山在滿清政府駐英國公使館被綁架,幸得他的老師在《泰晤士報》揭露事件。自此以後孫中山深刻體會報刊的輿論作用。除了《中國日報》,...

5. 航運連城

2015-08-07

請於圖書館3/F媒體資料存取

"靠海吃海,百多年來香港轉身再轉身,從一個細小的漁村,發展成一個繁盛的轉口港,再發展到現在的世界金融中心,航運業一直伴隨着香港經濟的發展而成長,曾經成為香港主要經濟支柱,亦在不同階段轉型適應,到了今天,香港海上航運業雖然沒有昔日的蓬勃,但這個孕育了香港百年成長的海港,卻依然艷麗繁盛。"--RTHK網頁. "地理上優越的位置,渾然天成的深水港,故然造就了香港航運業的發展,但歷史的交錯,更為香港...

6. 路行車載

2015-08-21

請於圖書館3/F媒體資料存取

"城市的發展導致交通的革新,交通的改善又加速城市的擴展,城市和交通的關係密不可分。香港在百多年間從一個細小的漁村高速地發展成一個國際城市,交通工具也因應社會的改變而不停演進,在城市的發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RTHK網頁. "開埠早期,人口流動不多,大部分居民以腳代步,人們以木頭車、馬、馬車、甚至牛車和獨輪手推車作交通工具,當轎和人力車引進香港,很快便成為主流交通工具,更受到政府的監管。...

7. 安居屋簷下

2015-08-28

請於圖書館3/F媒體資料存取

"1953年香港發生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大火,燒毀石硤尾一帶的寮屋,造成近五萬名災民無家可歸。政府隨即興建大量的臨時居所,讓災民暫住。很多人都認為這是香港公屋發展的源頭,但事實又是否如此? "--RTHK網頁. "事實上,早於二、三十年代,鑑於大量中國人口湧入香港,造成房屋嚴重不足,當時殖民地政府分別在1923及1935年作出研究報告-房屋委員會報告(Housing Committee Repo...

8. 城外之城

2015-09-04

請於圖書館3/F媒體資料存取

"香港,從開埠初期的維多利亞城,經過170多年的移山填海至今天,華商每每在土地開發,以至新區發展時,都一直扮演着功不可沒的角色。"--RTHK網頁. "1841年5月,英軍佔領香港島時,到處荒蕪一片,根據《香港憲報》公布的人口統計,香港島當時的總人口只有7450人。由於經濟資源有限,港府很快便在澳門進行了香港開埠以後的第一次土地拍賣,一共賣出了404幅土地,以資助政府的運作。" "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