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日常2
Showing 1-10 of 10 results
1. 睡眠設計
2019-06-16
3 views
"渴睡,可能係香港人嘅專享福利. 每晚,你瞓幾多小時?你有想念自己嘅床嗎? 本土文化研究者、攝影師吳文正:「每家每戶嘅碌架床,足以展示數十年來極具香港本土特色嘅美學.」由碌架床、籠屋嘅床、到納米樓嘅變形床,都係將一米成兩米嘅空間堆堆疊疊.環境及室內設計師陳啟恩:「碌架床同籠屋,都係向高空發展嘅睡眠系統.」架床疊屋.小時候要瞓上格床,長大後要上車買樓.即使唔情願,香港人仲係花更多錢,買返嚟卻係更細...
2. 遊樂設計
2019-06-23
12 views
"玩.冇得揀? 近年.公園倒模式嘅遊樂設施.安全至上.卻犠性咗玩樂嘅趣味同可能性. 攝影師梁廣福:「以前嘅遊樂設施創意好大.」由八十年代尾開始.佢以相片見證香港舊式遊樂設施嘅變化.帶住一份慨嘆. 藝術工作者樊樂怡:「依家大部分嘅遊樂場用咗組合式嘅遊樂設施.都係紅色黃色藍色.以塑膠或係金屬製嘅設備.唔會畀你好強嘅地方感同identity .」佢研究過六十年代嘅石籬遊樂場.曾係一個美國藝術家設計嘅...
3. 分享設計
2019-06-30
1 view
"近年「共享經濟」成風,無論是辦公室、廚房還是單車,用家都可以與陌生人共同承擔消費成本,一方面令物品或空間物盡其用,同時也能將經濟效益極大化.但當設計師想推動的是「分享」而非「共享」,設計角度又有何分別"--RTHK website.
4. 應變設計
2019-07-07
1 view
"走在路上, 偶會發現一啲充滿民間智慧嘅設計散落於街頭小巷. 呢啲由用家自行設計嚟適應自己需要嘅用品, 正正係「設計思維」中以人為本嘅考量. 藝術家及城市觀察者程展緯: 「民間設計背後包含嘅係佢哋喺生活上面對嘅問題. 」一個唔起眼嘅垃圾桶, 帶出咗公共設計同基層工人之間嘅關係. 設計上忽略咗嘅細節, 由清潔工以小智慧改善, 更觸發咗一次關顧基層工人嘅社會運動. 到底係我哋適應設計, 定係設計適應緊...
5. 關顧設計
2019-07-14
26 views
"社會上存在著不同年齡與能力的人, 各有不同需要. 無障礙設計可以照顧到殘疾人士的日常所需, 而具包容性的設計既能關顧小部份人, 亦適合大眾使用. 設計師如何以同理心出發, 構思為人著想的設計? 設計師黃家恆: 「無螢幕的革命不只是為了失明人士. 好的設計應該是所有人都能享用的.」於是黃家恆與團隊研發了概念嶄新的語音智能戒指. 他的設計初衷, 是為了讓失明的爸爸能使用智能手機. 設計師如何透過...
6. 整理設計
2019-07-21
1 view
"每個人, 都是自己的整理設計者. 你的辦公桌、媽媽的廚房、車房師傅的工具牆, 都隱然有它的秩序. 這些秩序都是出於用家需要, 經年月累積而成. 那麼, 設計師為自己設計的整理系統, 又會否與別不同? 平面設計師Ray劉建熙:「本身這設計就是來自一個不好的使用經驗, 所以我們最重視的就是設計師能否快速舒適地達到目的. 」他說的, 是自資出版的紙樣目錄系統──由設計師角度出發, 以種類、顏色、重量劃...
7. 單車設計
2019-07-28
1 view
"近年不少大城巿為紓緩污染及交通擠塞的問題, 紛紛回歸以單車代步的交通模式. 在地狹人稠、節奏急促的香港, 環保又經濟的單車, 又如何透過設計更能融入市民的生活呢? 胡淑勤Winnie和哥哥Paul承繼了父親的單車舖, 四十多年來, 在深水埗為街坊維修單車. 除了消閒的單車以外, 亦協助很多用來「搵食」的送貨單車改裝, 根據不同需要作出相應的設計, 見證了單車在庶民生活裏的演化. 而早在上世紀七...
8. 告別設計
2019-08-04
1 view
"香港每年平均有四萬人死亡, 在身邊總會碰上「告別」的事. 死亡這忌諱, 很多人總是避而不談, 可是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的階段, 既然逃不了倒不如好好面對和安排. 設計研究學者李欣琪博士在接觸不同老年人的經驗中, 發現他們很多時都會把死亡掛在口邊:「要靠自己計劃自己的死亡. 」她覺得可以透過設計喚醒中年及年青人一起尊重老年人對死亡的想法, 透過跨代共創的過程, 藉著設計最後送別的工具來探討死...
9. 手造設計
2019-08-11
2 views
設計要動腦? 原來不一定. 先動手, 才動腦, 直接在製造過程中尋找答案, 對設計師來說更自由好玩. 水泥設計師徐啟軒Stefan:「每次我都會很期待拆掉水泥模出來的效果, 那種期待就是樂趣所在. 」 Stefan愛把不同物料混入水泥創作, 他形容過程就像烹飪, 要靠雙手來調出適合自己口味的水泥菜譜.紙藝雕塑設計師黎意雄(阿蟲):「用手做出來, 過程中會多了空間去再思考, 引發更多可能性.」...
10. 一人設計
2019-08-18
1 view
"一個人食飯, 一個人睇戲, 一個人行街. 是自由自在, 還是寂寞難耐? 設計, 如何讓你好好體味一個人的時光? 室內設計師林振國Kevin及周志憶Caroline:「坐在矮身吧枱, 你可以隨時與廚師溝通, 亦可以繼續一個人進餐. 獨處之時, 亦感到他人同在. 」 一個人, 可以有多了解另一個人的需要? 一個人, 可以有多了解自己的需要? 自助點餐系統公司創辦人包逸翰Hans及廖天恬P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