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走過四十年

Showing 1-8 of 8 results

21:29
1. 中國合夥人

2018-12-09

12 views

"1978年, 三十歲的香港商人伍淑清首次踏足國內. 當時她是應新華社香港分社的邀請, 與本港其他年輕商人到四川考察. 回程的時候, 她在火車上聽到廣播, 鄧小平先生說中國將改革開放, 歡迎外商到內地投資. 翌年, 適逢中美通航, 有航班直接來回三藩市與北京, 機會便來到伍淑清眼前, 其家族的飲食集團獲邀到北京, 與中國民航總局洽談合資成立航空配餐公司. 1980年, 伍淑清和父親在中國內地創辦第...

21:29
2. 標記時代

2018-12-16

1 view

"一九八零年代初, 中國銀行香港分行與十二家中資銀行推行電腦化聯營, 需要一個新的標誌確立形象. 當時, 在國際上己頗具聲望的設計師靳埭強, 獲邀參與這項工作, 同時, 靳埭強亦見證了改革開放的開端. 靳埭強從古方錢取得靈感, 將中國文化與西方設計技巧融為一體, 對當時的國內設計業造成極大震憾, 至今仍被視為典. 四十年來, 靳埭強參與不少國內的商業、產品設計, 同時, 還沒間斷的到國內美術、設計...

21:29
3. 機遇與抉擇

2018-12-23

1 view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從一九七八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 到今年已經走過了四十個年頭. 去年, 中國國內生產總值, 便已超過了人民幣八十二萬億元.另一方面, 香港由一個漁港演變成今天的國際都會, 很多商人在創業時候遇上了改革開放, 成功將生意發展成多元化的大企業. 以海產生意起家的蔡冠深, 便是一個例子.蔡冠深是已故有「海產大王」之稱的商人蔡繼有的兒子. 自小跟著父親出入魚欄做採購的蔡冠深, 八十年...

21:29
4. 工匠傳承

2018-12-30

1 view

"無論你的企業做到多大, 貨真價實, 才是致勝之道, 梁偉浩, 這位現代手錶業大亨認為, 上一代的工匠精神已漸漸消失, 四十年改革開放, 他堅持的, 就是要把自己的貨品做到最好, 並不斷改善, 更希望把傳統的工匠精神傳承下去. 從上世紀傳統的學師出身, 梁偉浩在他叔父的工廠不斷學習, 成為師傅及管理層, 最後自立門戶, 並於八十年代進軍內地設廠 ; 嘗盡了拓荒之苦, 沒有水電, 沒有完善的制度, ...

21:29
5. 拓荒者

2019-01-06

1 view

"中國自1978年開始實行改革開放, 至今已經歷四十個年頭. 在這條漫長的改革之路上, 香港有很多從事不同行業、來自不同範疇的人參與其中, 並且有深刻的體會. 舞蹈家曹誠淵自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帶領由他創立的「城市當代舞蹈團」北上內地交流和演出, 後來他在廣州成立了「廣東實驗現代舞團」, 成為內地改革開放後第一個現代舞專業表演團體. 1999年, 曹誠淵到北京, 擔任「北京現代舞團」的藝術總監, 並...

21:29
6. 共嬴共享

2019-01-13

1 view

"改革開放之前, 中國的銀行市場基本上是完全封閉;但是時至今日, 中國將會容許外資以主要股東的身份, 在內地經營銀行、證券、保險等等金融業務. 這個改變可以說是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以來, 最明顯的成就之一. 說起金融業, 王冬勝這個名字在香港可以說是無人不知, 而他亦和中國開放金融市場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王冬勝的個人事業碰巧和中國改革開放同樣開展了四十年, 由他任職花旗、渣打, 至現在身為匯豐銀行...

21:29
7. 逆流而上

2019-01-20

1 view

"毫無疑問, 香港人就是在開放改革的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楊敏徳從外國學成歸來, 碰着開放改革的揭幕, 以香港人的開拓精神和新思維逆流而上, 衝擊着舊有的制度, 刺激着市場經濟的改革, 迎着補償貿易展開新景象. 摸着石頭過河, 在沒有先例可循, 他們和內地官員簽訂了各種合約, 帶着冒險精神到新疆開設紡織廠, 打破白條紙的制度, 讓農民收入增加, 改善了新疆棉花的質素, 推進了市場經濟的進展. ...

21:29
8. 紅樹林之路

2019-01-27

1 view

"香港大學與深圳市人民政府合作, 在2012年成立香港大學深圳醫院. 這間採用香港管理模式的內地公立醫院, 成為內地醫療改革和中港醫療融合的試點. 香港大學肝臟移植專家盧寵茂教授自醫學生時代已開始到內地醫院交流, 他體會到內地醫療制度的流弊, 希望將來能有機會到中國一展所長. 這個機會直到近年終於出現, 自2016年開始, 盧寵茂兼任香港大學深圳醫院院長. 適逢內地推行「健康中國」政策及反貪污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