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新聞透視[2020]

顯示第 11-20 筆資料 (共 52 筆)

22:59
11. 康復以後

2020-03-14

觀看人次: 1

"本港新冠肺炎確診人數已經破百,其中超過一半人數已經出院,康復者由確診至康復經歷怎樣的治療過程?康復後的生活又如何呢?內地確診個案有下跌趨勢,香港政府已安排專機接載滯留武漢港人回港,並且需要進行十四天強制隔離,同時南韓、意大利、伊朗近日開始大爆發,政府現時實施的檢疫措施,能否有效堵截這些地方的輸入個案嗎,避免香港面對第二波疫情爆發。"--TVB website.

22:29
12. 全球「疫」戰

2020-03-21

觀看人次: 1

"截至三月十八日上午九時,中國有逾八萬多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個案,三千多人死亡,但正當中國疫情有所緩和,全球其餘約一百六十個國家及地區,就陸續出現爆發情況,有超過十萬宗確診個案,四千五百多人死亡。歐美等多個國家為應對疫情,實行封關鎖國,禁止外國人入境或者要被隔離觀察,影響所及,不少香港人,特別是留學生或要到歐美地區工作的人士,都被打亂了安排。"--TVB website.

22:29
13. 疫症背後

2020-03-28

觀看人次: 1

"這三個月,新冠肺炎形成的恐懼氣氛籠罩全港,人們每天關心更新的確診數字,擔心自己會否染病,又忙於搶購口罩裝備,以至各種日常物資。當全城專心「打」這場抗疫戰時,會否忽略身邊一些人和事?今集《新聞透視》會聽聽他們的聲音。"--TVB website.

22:29
14. 非「常」抗疫

2020-04-04

觀看人次: 1

"前線醫護防護裝備不足,醫管局二月中縮減非緊急服務,減少交叉感染及節省防疫資源。同一時間,醫管局「如常」招標買保護衣,招標期「如常」長達兩個月,在這個非常時期是否合適?供應商想向醫管局供貨,為何會遇上阻礙?醫管局近兩個月數次修改指引,減少防護裝備消耗。為何保護衣要即用即棄?不同級別的保護衣有何分別?修改指引是減少「浪費」抑或妄顧醫護安全?"--TVB website.

22:59
15. 搏「疫」成效

2020-04-11

觀看人次: 1

"「早識別、早隔離、早治療」,是政府應對超過三個月的新冠肺炎疫情的防疫策略。近兩星期,確診個案數字維持每日數十宗的增幅,為醫療系統帶來巨大壓力,當局有沒有及早準備?為防止疫情在社區蔓延,政府早前實施禁止四人以上群組聚集的新規例,不過仍有不少市民外出用膳。這些延緩措施能否達到預期目標?又是否真的可以保持社交距離,減少社區傳播風險呢?"--TVB website.

22:29
16. 疫情困局

2020-04-18

觀看人次: 1

"新冠肺炎疫情仍然未有減退的跡象,繼續衝擊本港經濟,失業率預計會持續惡化。政府推出的第二輪的抗疫基金,能否幫助各行各業渡過難關?"--TVB website.

22:29
17. 政府大換班

2020-04-25

觀看人次: 1

"特首林鄭月娥上任近三年,香港經歷過政治動盪以及新冠肺炎疫症,令經濟陷入困境。立法會又在內會選主席一事上半年來都無法成事,造成近乎半癱瘓狀態,最後國務院港澳辦及中聯辦連番發聲明批評,再引發中央與特區之間關係的爭論,可能造成政治上另一波衝擊。同時,政府多名問責局長的人事調動,更惹來外界揣測,是否因管治問題而要問責。"--TVB website.

22:29
18. 疫境中的基層

2020-05-02

觀看人次: 1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至今已超過三個月,有基層人士因為失業而被迫露宿街頭,政府關閉體育館、食肆要減少座位等抗疫措施,亦為無家者生活帶來莫大影響,而一班住劏房的基層人士,不但要面對失業危機,子女停學、居住環境狹窄,令家人關係緊張,產生不少精神壓力問題。他們的生活究竟如何?政府現在推出的措施能否幫助他們呢?"--TVB website.

22:29
19. 香港製造

2020-05-09

觀看人次: 1

"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外科口罩和廁紙等主要依靠內地供應的物資,曾經供應不穩,以致出現大規模搶購,工業界想在本地生產卻發現困難重重。香港是否需要重新發展工業?港府2015年開始推動再工業化,但至今五年,本港工廠的數目、規模和GDP等不升反跌。政府投放大量資源為何仍然成效不彰?如何重建「香港製造」這個品牌?"--TVB website.

22:29
20. 疫向經濟

2020-05-16

觀看人次: 23

"受疫情影響,多國的防疫策略都呼籲民眾居家隔離,避免去多人的公眾地方,又要保持社交距離,不少人這幾個月都變成宅男、宅女。市民足不出戶,不少行業都受到衝擊,特別香港多年來都依靠實體經濟,疫情之下,宅經濟這種另類經濟模式應運而生,不少人將線下生活搬到線上,工作開會,外賣網購,到消遣娛樂,宅經濟不止短期內可以令不少企業「疫」市發展,更有機會長遠改變市民的生活習慣。"--TVB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