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透視[2018]
顯示第 41-50 筆資料 (共 51 筆)
41. 填海造地
2018-10-13
觀看人次: 4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發表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房屋議題仍是施政重點。政府建議填海造地,作為長遠土地供應來源。「明日大嶼」計劃,決定在交椅洲及喜靈洲附近分階段填海,建造多個人工島,共一千七百公頃土地,未來可以興建26至40萬個住宅單位,居住人口達70至110萬。而土地大辯論初步觀察指,支持填海的人士中,較多人贊成東大嶼填海發展;又指五個填海選址中,馬料水方案反對聲音較多。到底填海有何爭議?"--TVB ...
42. 「山竹」過後
2018-10-20
觀看人次: 1
"超強颱風「山竹」遠離香港一個月,市面回復秩序,不過風災為社區帶來的傷痕仍然隨處可見。除了災前的準備、災時的應對,災後的復原能力亦可反映,一個城市面對天災的韌性,香港的復原能力有多高?特區政府在今次災後的善後工作,備受批評,究竟各部門之間有否協調?由誰領導?鄰近的澳門經歷去年「天鴿」慘痛一役,當局部署以至小市民看待大自然的態度有何轉變,以應對這次「山竹」來襲?"--TVB website.
43. 大橋通車
2018-10-27
觀看人次: 1
"港珠澳大橋啟用通車,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親臨主持開通儀式。大橋以三地三檢模式運作,但相關的交通安排,是否一切準備就緒呢?珠三角地區過去四十年的發展翻天覆地,中央政府近年對大灣區的發展更寄予厚望,而大橋通車後會帶來甚麼效益?對香港未來的發展又有甚麼影響?"--TVB website.
44. 有藥可救
2018-11-03
觀看人次: 1
"近日一套有關癌症藥物的電影,在內地引起熱議。原來香港也有中產病人,同樣因為未能支付每年數十萬的藥費,要到印度買仿製藥。原廠藥和仿製藥有何分別?買仿製藥有沒有健康和法律風險?現時大部分標靶藥都要病人自費購買,只有少數基層市民可透過撒瑪利亞基金資助服藥。公營系統以甚麼標準決定是否入藥?藥廠收取的藥費又有沒有下調空間?"--TVB website.
45. 特朗普中期試
2018-11-10
觀看人次: 2
"四年一度的美國中期選舉,在十一月六日舉行,改選參眾兩院共四百多個議席。選前兩院均由總統特朗普所屬的共和黨把持,在野的民主黨可否重奪議會控制權?是次結果對特朗普餘下任期的施政,以至兩年後的總統大選有甚麼啟示?在中美貿易戰進行得如火如荼之際,哪黨勝出選舉,對關稅措施和中美關係有何影響?"--TVB website.
46. 工廈安身
2018-11-17
觀看人次: 1
"活化工廈將容許改為過渡性房屋,以解基層住屋困難,過去六年,逾百棟工廈完成活化,包括酒店及辦公室,改為基層住屋有甚麼誘因?而且政府多年來立場反覆,五年前經研究更認定不可行,大規模打擊工廈住人,為何不能住?要住人又有甚麼障礙?改裝又有甚麼困難?可見的將來,基層可否在工廈中,找到一片遮頭的瓦?"--TVB website.
47. 「韓」流襲台
2018-11-24
觀看人次: 1
"台灣舉行九合一選舉。台北巿長柯文哲競逐連任,延續打破政黨高牆的理念,可否繼續獲得中間選民支持?而在高雄巿,國民黨巿長候選人韓國瑜捲起「韓流」,一改傳統政治人物刻板形象,敢言直率,直搗民進黨票倉,風頭甚至蓋過柯文哲。兩位風雲人物的選戰策略,對傳統政黨、以至政局發展帶來甚麼啟示?"--TVB website.
48. 民主派困局
2018-12-01
觀看人次: 1
"十一月二十五日舉行的立法會九龍西補選,填補劉小麗因宣誓案而出缺的議席。焦點所在,是由工黨李卓人,代替被裁定提名無效的劉小麗,與退出民協的前立法會議員馮檢基,以及前食物及衛生局政治助理陳凱欣等。今年三月同區的補選投票率低,民主派更首次在回歸後,在「單議席單票制」地區直選中敗選,這次情況會否重演?"--TVB website.
49. 垃圾徵費
2018-12-08
觀看人次: 19
"環境局向立法會提交垃圾徵費草案。在徵費和罰款兩方面配合下,是否足以改變市民多年的習慣?實際上是否可行?最終責任及額外人手開支,會轉嫁至何人身上?徵費目的是減廢,惟港人棄置量持續創新高,回收率不升反跌。到底在社區做回收有何困難,回收物是否有出路?政府在期望市民守法減廢時,又有沒有提供足夠的條件幫助市民?此等因素會否影響草案在立法會獲得通過?"--TVB website.
50. 好人法
2018-12-15
觀看人次: 2
"一項全港院外心臟停頓個案的研究顯示,在院外發生心臟停頓,而最終能被救活出院的比率只有二點三個百分比,對比亞洲其他地方為低,是否港人急救知識不足?在香港現行法例下,急救中弄傷傷者,市民可能因為提供施救,而引起潛在的法律風險,香港應否訂立《好人法》?除了鼓勵市民急救,《好人法》還可以在甚麼情況下應用呢?"--TVB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