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星期日檔案[2022]

Showing 21-30 of 44 results

22:29
21. 遊戲人間

2022-05-29

2 views

"任何年齡,任何性別,任何種族,人人都需要輕鬆一下。世界衛生組織指,5至17歲的兒童和青少年,平均應該每天進行60分鐘,中等至劇烈強度的體能活動。但在香港不到一半年輕人,達到建議的最低活動量,傳統遊戲可能太死板,未必人人適合,有些新穎而有趣的遊戲可能令更多人願意多動一動,獲得不一樣的樂趣。"--TVB website.

22:29
22. 97年生

2022-07-03

2 views

"生於1997年的年輕人,他們和香港一起渡過了不少風浪,經歷高低起伏。他們在社會上都有自己的角色,有人希望以香港為事業基礎再走向國際,有人則期望把握大灣區的發展機遇。25歲的他們在人生路上會有怎樣的故事和機遇?--"TVB website.

22:29
23. 相會二次元

2022-07-10

7 views

"以人物建模、語音合成等技術創造的虛擬人物,近年於全球崛起,當中以日本的人氣最高。這些虛擬人物的風格與日式動漫畫相似,更能即時互動,讓不少觀眾愛上,日本甚至有男子與虛擬人物結婚。這股熱潮帶動日本動漫產業,亦傳來香港。動漫迷將虛擬快樂,建築在現實之中:有人收集周邊商品展示愛意,有人投入二次元世界創作,幻想生活如動漫情節。他們為何希望把二次元的情感帶到三次元真實世界?怎樣的社會背景產生這種生活文化?"...

22:29
24. 故韻新宮 : 故宮故事

2022-07-17

3 views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七月對公眾開放,這個籌備經年的博物館如何在疫情考驗、人手限制下,破天荒由北京故宮運送九百多件一級文物到港展出?這一集由館長、文物復修師、工匠現身說法,解構香港故宮誕生的過程。香港故宮開館,能否扭轉香港是「文化沙漠」的刻板印象,對博物館迷來說,又帶來甚麼可能性呢?"--TVB website.

22:29
25. 建福流芳 : 故宮故事

2022-07-24

2 views

"六百年前,紫禁城在北京落成,經歷中國內憂外患,一代代匠人與護寶人,接力延續這座古老建築的生命。故宮故事親赴北京,訴說紫禁城古建築修繕發展、文物南遷北返的歷史,以及新生代於宮內修復文物、宮外設計文創的故事。建福宮花園為紫禁城四大花園之一,1923年被大火燒成廢墟。香港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於上世紀90年代,成為首個對外組織獲國務院批准捐資復建故宮古建築。兩地人員如何釋除爭議、還原歷史,在紫禁城復建這座...

22:29
26. 典守故宮人 : 故宮故事

2022-07-31

2 views

"北京故宮博物院於抗日期間曾經有1.3萬箱文物被迫南遷流散,以水陸分三路輾轉散落重慶和四川等地。這段歷時14年的文化長征,其時間、數量、艱辛之巨,在世界文物史上堪稱之最。 當年一批批「故宮人」捨身護送,才使這些瑰寶幾乎完好重返故都。近年他們的後人找出原本塵封已久的珍貴史料,也有鄉民自建紀念館,獲政府發展成愛國教育。這段國寶流離大半個中國的歷史,如何成為民族共同記憶,甚至牽絆一些人的一生,帶著故宮情...

22:29
27. 穿越古今 : 故宮故事

2022-08-07

2 views

"宮牆外的世界斗轉星移,宮牆內的文物修復師卻用幾年修磨同一件文物。他們在故宮以傳統工藝與現代科技修文物,視每次修復是與歷代工匠的對話,使自己與文物穿越古今。近年,部分文物甚至會放置在「數字故宮」,讓遊客於線上更立體地以實景實時參觀體驗。 六百年來,這個莊嚴肅穆的帝皇之家,漸漸走近百姓的生活,以創新科技推出展覽,更以創意推出產品。新世代的文創設計師如何活化古老的文化符號,讓年輕人把歷史共鳴感帶回家?...

22:29
28. 疫向淺中醫

2022-08-14

2 views

"年初第五波疫情大爆發,多間公立醫院爆滿,大量確診者求診無門,轉而尋求中醫治療,中醫抗疫的療效得到肯定。香港的醫療體系一直由西醫主導,香港首間中醫院將於2025年啟用,中醫未來的角色及地位可否提升,中西醫合作的治療模式會否成為主流?--TVB website.

22:29
29. 下一站 ...

2022-08-21

2 views

"東鐵綫過海段今年5月通車,貫通新界東北、九龍中及港島,乘客毋須轉車,就可以經東鐵綫「一程過海」,旅程更便捷。為擴大鐵路的覆蓋範圍,港鐵正展開多個鐵路項目,包括興建北環綫。香港的交通網絡,能否應付新界未來發展?--TVB website.

22:29
30. 難養天年

2022-08-28

2 views

"頤養天年,是每個人的心願。為了老人家能安享晚年,政府推出了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等公共福利金。今年九月,普通和高額長者生活津貼將合併,津貼金額劃一為3915元,但仍低於一人住戶的貧窮線水平。只能依賴這三千多元過活的長者,他們的生活是怎樣呢?在街頭拾荒的老人家、在街市收拾廚餘的清潔工,他們離頤養天年的距離又有多遠?--TVB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