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新聞透視[2017]

Showing 31-40 of 49 results

22:29
31. 治校記

2017-08-19

6 views

"興德學校被揭發校政混亂, 來龍去脈是甚麼? 校長作為一間學校的「行政總裁」, 權力有沒有制衡? 現時以校董會管理學校的做法, 有甚麼漏洞? 有甚麼需要改善? 「影子學生」的出現, 有指是因為現時教育局以學生人數分配資源, 學校為保資源紛紛「跑數」, 實情是怎麼樣?"--TVB website.

22:59
32. 地!地!地!

2017-08-26

3 views

"房屋與土地供應不足, 一直是特區政府的大難題. 要解決問題、增加供應, 不外乎要填海、舊區重建、增加建築密度, 以至開發新界的棕土, 和綠化帶等閒置土地. 這些選項過去已在坊間討論多時, 但只聞樓梯響, 每次都引來不少反對聲音. 要落實開發計劃, 欠缺甚麼? 特首提出進行大辯論, 對尋找出路有何幫助? "--TVB website.

22:29
33. 澳門怎麼了?

2017-09-02

14 views

"「天鴿」吹襲澳門後, 澳門滿目瘡痍, 除了大範圍停水停電外, 造成最少十人死亡, 逾百人受傷, 更要出動澳門駐軍協助災後清理和救援工作. 是次風災暴露了與香港一海之隔的澳門, 在應對風災的表現進退失據, 基建脆弱. 由零八年的「黑格比」, 到「天鴿」, 十年間, 澳門的氣象預報和救災應變機制出了甚麼問題? 市民抱怨政府颱風前準備不足、颱風時應變不及、颱風後善後不力, 澳門的城市管理究竟出了甚麼問...

22:29
34. 有法必執?

2017-09-09

1 view

"一元賣紙皮婆婆被票控, 成為全城熱話, 香港法例涵蓋面廣, 不少行為都會構成輕微罪行, 可能你與我經常都在犯法. 例如不取酬抽獎是否有問題? 運載貨物期間在公眾地方休息是否阻街? 以個人簽證來港擔任演講嘉賓是否違反逗留條件? 執法部門是否要有法必執? 酌情權應在哪個環節應用? 如何取得平衡?"--TVB website.

22:29
35. 都是乙肝惹的禍

2017-09-16

4 views

"乙肝患者鄧桂思因為用藥失當, 引起急性肝衰竭, 兩度換肝後不治. 究竟乙肝可以怎樣惹禍? 原來帶有乙肝病毒, 可以引起肝硬化或肝癌. 早年由於無藥物可遏抑乙肝病毒, 不少患者乾脆不理會, 時至今日, 患者可以如何跟進治療? 香港八八年起為初生嬰兒注射乙肝疫苗, 乃防治工作的起點, 然而今年一份調查報告批評香港缺乏防治肝炎的政策, 究竟哪些地方做得不足? 與台灣相比, 哪些地方可以借鏡?"--TV...

22:26
36. 急症告急

2017-09-23

2 views

"流感高峰期間, 公院急症室和內科病房都不勝負荷. 醫院作為三層醫療系統的第二層, 卻成為香港最主要的醫療服務提供者. 基層醫療作為市民理應最先接觸到的醫療服務, 在資源分配上遠比醫院為少, 基層醫療無法壯大, 亦令第二層醫療承受更大壓力. 每屆政府都提出發展基層醫療, 本屆食衛局同樣有此說法, 是不是「雷聲大、雨點小」?"--TVB website.

22:29
37. 計劃報廢

2017-09-30

1 view

"「現在的電器很容易壞. 」這句話你有同感嗎? 這有可能是生產商故意縮短它的使用期限, 是商人推動銷售, 增加利潤的策略, 稱為「計劃報廢」. 「計劃報廢」早見於一九二四年, 全球多間大型燈泡生產商結盟, 合謀將燈泡的壽命限制在一千小時之內. 而這種策略現已廣見於消費市場, 並以不同形式存在. 有生產商以不容許更換電池的方式設計電子產品, 引起消費者提出訴訟"--TVB website.

22:29
38. 百日之治

2017-10-07

2 views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當選時表示, 香港「存在頗嚴重的撕裂和積累了很多鬱結」, 表明首要工作是「修補撕裂」、「解開鬱結」. 然而, 她七月甫上任, 四名立法會議員被判取消資格, 其後黃之鋒、羅冠聰、周永康等十三人入獄, 「佔中三子」及多名民主派人士被控公眾妨礙罪, 亦開庭審理. 連場官司如何影響她團結社會? 由面對一地兩檢、大學校園出現港獨標語等大爭議, 到處理英國簽證「大塞車」等民生小事, 各界對她...

22:29
39. 幫你上車

2017-10-14

1 view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 十月中發表任內首份施政報告,房屋政策成為焦點, 林鄭月娥落實競選承諾, 推出「港人首置上車盤」, 被形容為將物業居住和投資功能分開, 這政策是否真的可以幫助年輕人置業? 年輕人接受與否? 當物業不能作為投資, 會帶來甚麼影響?"--TVB website.

22:29
40. 跨境大橋

2017-10-21

1 view

"「粵港自駕遊」自二零一二年推出, 原來每天配額可讓五十輛私家車駛入廣東省, 但五年過去, 最終平均每日只有約五輛車北上. 港珠澳大橋預計明年三月通車, 「港珠自駕遊」對駕駛者又是否有吸引力? 而隨著中港貨運量逐年下降, 跨境私家車數量受限, 客運量不如預期, 這條耗資千億的跨海大橋, 能否成為大灣區的重要交通樞紐?"--TVB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