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新聞透視[2021]

Showing 21-30 of 51 results

22:29
21. 還路於民

2021-05-22

4 views

"運輸署自2000年起,在多區實施行人環境改善計劃,包括設立多個行人專用區。當局最近提出改劃銅鑼灣行人專用區,旺角西洋菜街「殺街」三年,相關議題再次備受關注。當局以改善交通為由而改變行人區,會否與以人為本的理念相違背?設立行人專區有何標準?另一方面,有團體多年來倡議在中環設立電車行人專用區,又是否可行?政府近年大力推動「易行城市」,行人專用區是否改善行人環境的唯一出路?"--TVB website...

22:29
22. 區議員宣誓

2021-05-29

4 views

"五月中立法會通過宣誓條例,要求區議員宣誓,又列出一系列正面同負面清單行為,事件引發多個泛民區議員不滿,擔心將來容易踰越「紅線」,陸續表明辭任區議員。有建制派區議員視這次辭職潮為撥亂反正的好機會。接近一成區議員辭職,對區議會運作行有甚麼影響?區政由誰人來跟進?街坊求助又可以找誰呢?"--TVB website.

22:29
23. 精神病老齡化

2021-06-05

9 views

"醫管局提供的數字顯示,老年精神科門診數字年年遞升。目前精神病康復者離院後,主要依靠地區的社區精神復康中心跟進。但這批老年康復者不只需要精神復康服務,同時亦需要長者照顧服務。這些復康中心能照顧到他們的需要嗎?有社工指不少精神病康復者踏入老年都成為隱蔽長者,原因為何?政府於去年發布的《殘疾人及康復計劃方案》,並未有針對精神病患老齡化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法。如何可讓這批年老的精神病康復者「安老」?"--T...

22:29
24. 邊陲之地

2021-06-12

3 views

"上任特首梁振英最近重提在郊野公園邊陲地建屋,建議選址大欖,興建20000至30000個居屋單位,再掀爭議。自1976年通過《郊野公園條例》,翌年劃定了五個郊野公園,至今已經增加至24個,總面積超過43000公頃,到底郊野公園範圍是否只能加不能減?而環保團體一直提倡「先棕後綠」,即優先使用已被破壞的棕地。政府研究指香港有近1600公頃棕地,但有關注團體的調查指數字落後,並建議將一半棕地用作建屋,是...

22:29
25. 「留」動小販

2021-06-19

8 views

"非法流動小販問題存在多年,政府為了規管而設立發牌制度,不過到七十年代已經沒有再發新牌照。政府又推出不同津貼,希望檔主可以主動交還牌照,或安置他們到政府轄下的公眾街巿或固定攤檔繼續營業。多年過去,有牌流動小販只餘下三百多個,面對多個舊區重建,他們還有沒有生存的空間?小販消失後,對社會又會帶來甚麼影響?"--TVB website.

22:29
26. 越打越靚?

2021-06-26

3 views

"近年大眾對瘦的追求愈來愈熱切,廣告中宣傳「肉毒桿菌」、「溶脂針」、「無線埋針」都標榜快速瘦,這些入侵性治療都涉及醫療程序,要在甚麼情況下才可以注射?若療程經FDA認證,是否等於安全有效?2012年DR醫學美容事故,造成一死兩傷,事隔接近十年,香港對醫學美容的監管有沒有改變?當中又有沒有灰色地帶呢?"--TVB website.

22:29
27. 國安民安

2021-07-03

5 views

"港區維護國家安全法去年六月三十日在港正式實施。有人說,港區國安法是破壞一國兩制;另一方面,又有人說,是令香港從2019年的反修例事件的「亂」重回正軌。反修例事件運動造就兩種政見的人越走越遠,經歷一年的國安法,黃、藍陣營的人生活又變得怎樣?國安法實施又是否能令社會撕裂縫合,政府可以如何得回民心?"--TVB website.

22:29
28. 廚餘減「費」

2021-07-10

5 views

"垃圾徵費計劃討論超過15年,政府為爭取於本屆立法會通過,一再讓步,建議安排免費收集餐飲業界妥善分類出來的廚餘,再運送至廚餘回收設施。環保團體批評做法未能提供食肆源頭減廢的誘因,與政策目標背道而馳。而本港廚餘的處理能力亦備受質疑,政府興建的首個廚餘回收中心自2018年啟用,私人回收商難以競爭,正逐步縮減營運規模,對整體廚餘回收量有甚麼影響?"--TVB website.

22:29
29. 海馬也變身

2021-07-17

3 views

"營運了超過四十年的海洋公園,去年因財務問題,面臨倒閉危機,最後立法會通過撥款,海洋公園得以繼續運作。為了解決困局,管理層提出把山下設施外判,不收入場費,改以餐飲及零售為主。公園的大方向則會由主題樂園改為保育基地,以環保為主,希望小朋友參觀後,可以配合世界觀,學懂環保知識,這個轉型受不受巿民歡迎?會不會成功呢?"--TVB website.

21:29
30. 過渡性房屋

2021-07-24

4 views

"去年政府在施政報告承諾,三年內提供一萬五千個過渡性房屋單位,予輪候公屋人士暫住,疫情下有賓館為了生計,加入過渡性房屋先導計劃,有劏房戶陸續開始搬入,雖然居住環境有所改善,但生活仍有諸多限制。現時公屋平均輪候時間達5.8年,過渡性房屋租約卻只有兩年時間,即將到期、又未上到樓的住戶前路茫茫,未來香港是否需要更多過渡性房屋?過渡性房屋能否紓緩香港的房屋問題?"--TVB website.